以数据驱动、精准高效、智能领先为导向,广东省东莞市生态环境局樟木头分局(以下简称樟木头分局)积极探索环境治理数字化转型,组建非现场监管统筹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整合各类环境监管相关数字化平台,充分运用各种非现场执法监管手段,广泛应用于“散乱污”整治、偷排溯源、废气处理设施提标改造等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工作场景,推动生态环境治理迈入智慧化新阶段。
工作组以技术赋能强化事前监管,通过整合比对分析固体废物监管、零散废水管理、污染源物联网监控等数字化平台数据,实现“远程查、数据诊”,精准识别环境污染隐患,并及时通知企业进行整改,引导企业合规生产。例如,工作人员借助广东省固体废物环境监管信息平台,全面掌握辖区企业的危废管理情况,及时督促企业续签危废处置合同和上报危废管理台账,有效避免非法转移危废;通过东莞市零散工业废水管理平台,远程查看企业零散工业废水贮存情况,beat365入口并针对存在问题,及时提醒相关企业落实整改。
在过去,环境信访调处工作通常依赖进厂实地检查,尤其是面对投诉对象不明的复杂案件,现场排查需要投入大量人力与时间成本,效率低下。面对环境信访调处难题,工作组通过数据整合、情况分析、结果研判,实现“线上巡、保合规”。如今,收到环境信访案件后,工作人员首先利用电子地图精准划定区域,随即通过各类线上监管平台,快速查询区域内企业的产污类型、污染防治设施运维情况等关键信息,显著提高排查效率,让问题解决更加迅速、精准。截至2025年3月底,樟木头分局依靠工作组提供的信息,已成功化解环境信访投诉20余宗,有效提升群众满意度。
通过整合数字化监管平台,工作组摆脱传统现场执法效率低、成本高、信息采集不全、易受干扰等束缚,凭借“零接触、全方位、高精度”的独到优势,实现对企业产排污情况的实时监测与动态跟踪。2025年3月,工作人员通过广东省污染源全过程物联网自动监控平台发现,东莞某家居有限公司在2025年2月7日至3月11日期间,碳氢化合物浓度长期显示为0,且在线监控平台未报异常。结合该企业在其他平台上上报的生产情况,工作人员认为存在明显疑点。生态环境执法人员随即根据以上线索开展现场检查,发现该企业存在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不正常运行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并依法立案查处。
截至目前,工作组已为樟木头分局提供执法线条,包括自主验收弄虚作假案1宗、机动车排放检验报告弄虚作假案1宗、在线宗、危废管理台账弄虚作假案1宗、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提交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案件2宗;其余4条线索仍在办理中。